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職場年輕人:每天都在臨界點上

許多年輕人承受著隨時可能被淘汰的壓力

  趙冉是中國網通北京分公司的職員。他的部門有18個員工,60%都是二十六七歲的年輕人。他告訴記者:“網路通信行業每年都在變革,我們公司的名稱和專案運營商也一直在變,我們的工作經驗增加了,但本來就比較低的薪水卻不升反降,這讓我們有點無所適從。”

  而某媒體記者藍芬則承受著隨時被淘汰的壓力。她所在的部門已經裁了一半的員工。“我幾乎沒有什麼私人時間,全部交給工作,沒有什麼朋友,常常找不到人說話。工作太累時,吃東西也沒胃口,晚上睡覺做夢都在採訪、寫稿。”藍芬說。

  有調查顯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壓力最大。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諮詢師宋國萍說:“大學畢業後沒多長時間就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往往對工作抱很大期望,以為可以從此擺脫大學生活的單調,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但是不久後,當他們發現自己不過是一顆螺絲釘,就容易覺得工作沒有意義和價值,對工作懈怠或頻繁跳槽。”“大學生因為長時間用考試成績作為自己的評價體系,並過分依戀這一體系,一旦離開學校就無所適從。”宋國萍說,“如果放棄虛榮心,接納自己的社會評價,就可以順利地度過這個轉型期”。

  宋國萍認為,一些企業做決策時比較短視,容易和員工產生利益衝突,由此給員工帶來很多心理問題。而中國人普遍缺乏較好的情感教育,調節情緒能力較低,更易為壓力所困。

  焦慮僅是職業壓力的最初表現,61%的白領有職業困惑

  去年,30歲的劉博士跳槽到一家大型國企做海外專案經理,這是他第一次出國。國慶日時,他回國跳樓自殺。

  宋國萍後來得知,這家國企的海外職員一般都不能帶家屬,完不成任務的很快會被辭退,即使業績突出,回國的機會也不多。而劉先生是個內向的人,有完美主義傾向。“他在出國半個月後就開始變得特別容易發脾氣,特別想成功,沒有什麼業餘時間。他所在的分部有十幾個員工,上班在寫字間,下班在職工公寓,沒有私人空間,同事之間經常激烈爭吵。”

  專家介紹,職場心理壓力分3個階段,呈現不同的症狀:第一階段是軀體症狀,會產生失眠、焦慮、多疑、胃口差等情況;第二階段就會產生退縮性行為,表現為不願上班、無端請假、不願意參加各類社交活動等;最後一個階段會產生攻擊性行為,比如火氣大、矛盾多、破壞性強,甚至產生自殘、自虐或者自殺傾向。

  上海“向陽職業諮詢”近期一份調查顯示:有61%的白領承認自己的職業困惑很多,經常感到“心累”,覺得工作沒有意義,僅僅是為了生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