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談傳統相片的掃瞄

以個人用途的角度觀之,若是您偏好傳統的攝影器材,又需要將相片數字化處理,建議您:

1. 盡量使用正片拍攝。

2. 採購專用的正、負片掃瞄儀。

    我們純粹就數字影像的結果做比較,傳統 35 mm 相機的底片若是可以妥善地處理數字化的過程,則數字相機至少需要 400 萬 ~ 600 萬像素,才追得上 35 mm 相機。 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掃瞄儀進行相片數字化,那麼,數字相機只要 200 萬 ~ 300 萬像素,就輕易地勝過 35 mm 相機呢!

將傳統的相片利用掃瞄儀轉換成數字影像,常遭遇到兩個重要的問題:

1.      分辨率的損耗

2.      顏色的失真

分辨率的損耗
    時至今日,相片的沖洗作業已經非常地成熟先進,而且,相紙的印相顯影屬於模擬式的連續色調,只要攝影的技巧不要太差,通常可以得到品質卓越而細膩的成果。然而,儘管底片上可能擁數以億計的銀鹽顆粒,但是相片卻是由 36 mmx24 mm 的底片放大而來,它的分辨率和底片有著極大的差距。

    在我們的經驗中,將掃瞄分辨率提高為有效分辨率的 2 倍,再以影像處理軟件縮回 1/2 大小,通常可以得到較銳利的影像品質。一般而言,掃瞄相片時,我們建議可以使用 300 dpi 以上的掃瞄分辨率,再視應用的場合來決定影像分辨率。

顏色的失真
由於各種設備對於顏色的描述系統有所差異,常常會造成色彩系統轉換時的失真現象。例如,掃瞄儀所掃瞄的影像看起來和相片的色彩不一樣,屏幕上的影像看起來又與最後的打印結果有所差異。 「顏色的失真」問題有賴於色彩管理系統或影像處理軟件的校正,目前,在 Mac 的計算機上用的是 ColorSync 的色彩管理模塊,早在 1993 年時,Mac 即已開始採用此系統,因此,比 PC 上的應用廣泛而且成熟。

    事實上,在掃瞄傳統的相片或底片時,由於它們都屬於模擬的成品,並不容易以數字的方法去界定要使用多少 dpi 進行掃瞄較適當。 以底片來講,雖然號稱擁有上億個銀鹽,但是它的成像品質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ISO 值便會影響到成像粒子的粗細,低速的底片可要比快速的底片細膩多了!鏡頭的良窳當然也會影響成像的品質,還有,沖洗的過程及使用的藥水亦是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實務的應用上,我們會以「反推」的方式來決定掃瞄分辨率。

    首先,我們得看輸出設備的能力如何,如果,輸出設備在 150 dpi 時就可以表現得不錯了,而輸出的面積需要達到 8"x10",那麼,得掃出 1200x1500 Pixels 才夠用,底片的面積是 24mmx36mm=0.95"x1.42",可知,大約需要 1200 dpi 的光學分辨率的掃瞄儀,才能符合此需求。

    同樣地,如果輸出設備在 300 dpi 才能印出不錯的成品,就需要 2400 dpi 的光學分辨率的掃瞄儀,才能符合此需求。

由這裡的解說,您便可以輕易地判斷出既有的掃瞄儀是否夠用,目前,許多專用的正負片掃瞄儀都可以提供 2400 dpi 的光學分辨率,而一般的桌上型平台式掃瞄儀,恐怕還是有待加強。

    而且,我們也可以推算出,200 萬像素的數字相機大約與 1200 dpi 的掃瞄儀擁有同等的數字影像擷取能力,而 600 萬像素的數字相機則可視為與 2400 dpi 的掃瞄儀同級。

 

很喜歡看看別人的生活故事,謝謝您的分享哦~~

 

生活很多細節都要小心點,請多保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