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我對人像攝影的幾點體會

我對人像攝影的幾點體會人像攝影是整個攝影藝術的基石,是最能體現攝影師藝術境界的攝影領域之一。縱覽攝影史,不少攝影名家都把畢生的精力投注於這一工作中,他們豐富和發展著人像攝影的理論。19世紀法國著名攝影家圖爾納松曾指出:「一個攝影藝術家,不論其照相機的機械性能如何,都應該把焦點對準人物的臉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畫人物的心理特徵,使其神韻躍然於畫面之上。」雖然我真正從事人像攝影時間並不長,但通過課堂的學習和自己大量的實踐拍攝,感覺在人像攝影中有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一、拍攝出的人像作品應該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賞心悅目是一般大眾也包括一般攝影師對人像攝影作品的基本要求。無論是商業人像、家庭留念照、新聞人像乃至任何一個攝影領域中涉及的人像,無論是被攝者、攝影者和觀看者,只要無特殊目的,無不希望看到賞心悅目的人像,當然它的基礎就是清晰、逼真。

對於人像攝影來說,要達到賞心悅目這一境界,除了對攝影師本身的素質提出要求之外,還依賴於一些客觀因素,如:優秀的化裝師、美麗的服飾、精緻的道具,高檔的攝影器材、高級的燈光、設備先進的攝影棚,高級的照片後期加工系統、精美的裝裱和精心的編輯策劃等等。非攝影本體語言過多的介入和攝影本體語言的淡化是最大的缺陷。所謂攝影本體語言就是攝影技術、藝術的獨特表現手段,包括膠片的運用、曝光的控制、攝影用光和構圖等等。而非攝影本體語言主要是指原本對攝影起輔助作用的非攝影表現手段,如化裝、服飾、道具等等。在這些人像攝影中,攝影本體語言一般較為淡化,而在所剩無幾的攝影本體語言中,絕大多數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甚至還會有所扭曲。比如在用光上說,我自己也會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更多地採用了正面光和柔光;在曝光上說,為了使膚色顯得更白,經常採用曝光過度的方法。但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顧客,我認為這是無可厚非的。

二、人像的表情應該惟妙惟肖
攝影術的出現使得人像再現的「相像」問題變的輕而易舉,當代人像攝影的發展又似乎脫離了這一發展方向,尤其是流行的當代商業人像越來越不像本人,而離惟妙惟肖的距離也顯得更為遙遠。這裡的惟妙惟肖當然不僅僅是簡單的「相像」,而是在賞心悅目基礎上的神形兼似。
我自己認為神態的捕捉應該是攝影師永恆的主體,也是一幅人像攝影作品能否做到惟妙惟肖的關鍵。拍攝時,如果你從不用道具或背景干擾,不論哪種情況,你都要認真地引導被攝者,抓住被攝者的面部表情,從而拍到許多傳神之作。讀者通過照片上的人物神情可以看出被攝者之間無聲的交流。當然通過光線的運用來表現人物的眼神也是人像作品中的關鍵。

三、人像攝影應該突出需要表達個性
英國著名攝影家克裡斯.利斯認為:個性是在拍攝人像過程中最難掌握的部分。如果你能發現一種拍攝人物個性的奇妙方法,那麼你將成為像卡什、布蘭特和斯諾登那樣的人像攝影大師了。利斯還說過,如果你拍攝的是供大量翻印的人像照片,那就不大可能拍攝出人物的性格。但如果你給朋友拍攝人像,那成功的希望就大得多,大多數成功的人像照片是因為你熟悉你的被攝者,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被攝者看後一定會說:「對,這完全像我。」

從被攝影者的角度出發,拍攝人像的目的無非是留念、欣賞及展現自己的個性魅力。從這一點上說,攝影師就是要幫助被攝者展現自己的個性魅力。而從攝影者的角度出發,他作為一個藝術作品的創作者,要通過攝影手段、借助於模特的表現能力來表現自己的攝影創意,來體現自己的攝影風格乃至通過攝影語言來訴說自己對生活的確理解。當然我們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與被攝者去溝通,但並不是沒有辦法,如阿德萊爾·穆薩威拍攝的《生命中的陰影》,畫面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攝影者苦心經營的光影效果中訴說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不是一部電視劇,但卻似乎比一部電視劇要說的更多。當然,這幅作品在用光和構圖上也都有獨到之處。

所以攝影者個性的張揚要通過自己個性化的攝影本體語言來展現自己對攝影的理解、對被攝人物的理解、對人像攝影的理解,甚至對生活的理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攝影作品就是攝影者無聲的自白。

四、人像攝影也要盡可能地反映出一個時代背景
偉大的人像攝影作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刻畫了人物的靈魂,是因為它謳歌了生命的偉大,是因為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是因為它記錄了人類社會的大悲大喜。
我們可以翻看一些偉大的人像攝影作品,它們都記錄了一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記錄了人類社會的大悲大喜。偉大的人像攝影作品的意義已經完全超出了普通肖像的意義。它是社會的象徵,是時代的象徵,是歷史的象徵,從這一意義上說,人像攝影的意義遠不止被攝者的留念和攝影者的個性張揚。

比如解海龍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中的《大眼睛的小姑娘》,由於它拍攝出了失學兒童渴望的目光、承載了無數失學兒童的希冀,所以她震撼了無數國人的心靈,同時也使這幅看似普通的人像攝影作品具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如倍受布勒松推崇的匈牙利攝影家馬丁·芒卡西拍攝的《三個黑人小孩奔向大會》的照片,雖然連三個主人公的臉都沒有看到,但卻使所有觀察者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和偉大。這幅攝影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社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可能會令觀察者終生難忘。

又如哈爾斯曼拍攝的邱吉爾,冷峻的面龐、犀利的目光無不顯示了這位鐵腕政治家的心靈世界,也是那一難忘時代的精神象徵。而他拍攝的愛因斯坦者幾乎成了科學的代表符號。據說在拍攝這張照片時愛因斯坦者正陷入對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的沉思,可以看到,在愛因斯坦睿智的目光中,有沉重的悲哀,而這也是這張照片最打動人的地方。當然,這兩幅攝影作品的成功與被攝人物的特殊人格魅力不無關係。而這些偉大的攝影作品似乎有一共同的特徵,即攝影本體語言又趨於平淡。

以上對人像攝影是我幾點粗淺的體會,具體的一幅攝影作品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表達怎樣的主題以及反映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要看攝影師對整體的駕馭能力,正所謂任何一種境界的人像攝影作品都可以達到使觀察者得到藝術享受的目的,只是我們每個人對這幅作品的體會不同而已。

 

支持您的更新哦!

 

可愛的小天使~~~支持你~~~
返回列表